2025年4月末,“索玛绽放时”——东方红“启成妈妈”第四期乡村女性就创业赋能项目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四川省越西县正式启动。东方红资产管理7名员工志愿者深入当地,携手合作方友成基金会及越西县妇联,通过走访调研、公益授课等方式,了解越西发展现状,并与50名非遗手工和文旅产业女性带头人分享创意设计、品牌建设及防非反诈等理论与实务知识。在探讨非遗产业机遇与挑战的同时,项目为越西县乡村女性提供系统性支持,共同探索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彝族村落走访,探寻彝绣发展现状
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保留彝族传统文化最多的地区。当地彝族女性从小跟着母辈学习刺绣技艺,但基本上都是自绣自用,缺少精进彝绣技艺与学习市场化运营的途径。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现代机绣效率不断提升,传统彝绣的传承面临着一定挑战。
为进一步了解越西乡村女性发展现状,4月25日,志愿者团队赴“彝绣第一村”呷古村探访,观摩传统彝绣技艺,并走进州级彝绣非遗传承人为色阿比莫的家中,与其深入交流。通过走访,志愿者们了解到,在当地政府和数名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呷古村成立了彩遗坊彝绣专业合作社,组织全村近四百名绣娘接受标准化培训,实现从家庭作坊到规模生产的转型。通过彝绣,曾经的脱贫攻坚重点村近年来逐步实现乡村振兴。
贴合学员需求,分享就创业实务知识
针对项目前期调研中发现的学员产品设计及营销能力薄弱、防诈意识不足等痛点,东方红志愿者团队结合专业优势,围绕创意设计与产品营销、创业财产安全防范等主题展开系统性授课。
在创意设计课程中,志愿者通过拆解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爆款案例,与学员们分享如何通过客户需求定位与叙事化营销提升产品吸引力。同时,志愿者还从最简单的文字与图片生成功能入手,带着大家从零开始学习利用AI工具赋能产品调研、设计、开发、推广的全流程,拥抱新质生产力。此外,针对学员们普遍存在的财产安全意识薄弱问题,志愿者特别开设防非反诈专题课程,结合真实案例解析电商运营、直播带货、投资合作、理财养老等生活化场景中存在的典型诈骗手段,与大家分享识别与防范应对技巧。学员阿支课后表示:“老师们不仅教我们如何设计更符合市场的产品,还让我们学会保护辛苦赚来的钱,对我而言特别实用。”东方红希望通过分享就创业实务知识,能帮助乡村女性们提升个人素养与业务能力,进一步实现自我成长。
感恩社区调研,学习乡村振兴新范式
近年来,越西县牢记总书记“让住在大山深处的彝族同胞搬进安全舒适的新居”的嘱托,全力推进易地搬迁工作的开展。4月26日,志愿者团队走进城北感恩社区,拜访妇联在社区内打造的彝绣工坊,并与工作人员交流学习乡村社区治理模式与经验。
作为越西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城北感恩社区安置了县内17个乡镇千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解决大家的住房问题,社区还配套安排教育、医疗、就业等服务与设施,致力于帮助从山里搬迁出来的居民们更好地适应社区生活。比如,通过学校、课后晚托及周末免费兴趣班,帮助孩子获得好的学习条件;通过社区医院、“先治病后付费”等政策,帮助老人获得合适的诊疗服务;通过彝绣、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帮助乡村女性掌握一技之长。在彝绣工坊中,志愿者们注意到每一个产品都带有标签,注明了制作该产品的女性姓名及联系方式。产品销售获得的收入都会由妇联转交给对应的绣娘,让她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此外,社区还激励居民自主参与社区治理。垃圾入桶、烟头不乱扔、拾金不昧……每一次善行都能转化为宝贵的积分,用于兑换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孩子接送、老人陪护等生活服务,甚至企业方与社会组织捐赠的洗衣机、空调等大件电器。社区帮助村民们安居乐业,村民们自发维护社区治理,形成良性循环,越西县探索出的乡村振兴范本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并逐渐复制推广到更多地区。
自2022年以来,东方红“启成妈妈”项目已经陆续走进甘肃、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在非遗文化传承、文旅研学、农产品开发等领域为二百余名乡村女性提供从学到产至销的全链路支持。在积累过往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未来东方红将持续关注女性成长,为凉山深处的姐妹们提供就创业赋能陪伴,推进非遗文化传承与发扬,并助力更多女性在实现乡村振兴美好蓝图的道路上绽放“她”力量。